在很多人眼里,“90后”是一个常常与“自我”“个性”相联系的代际群体。然而,面对严峻的疫情,这群被视为最具个性的人,却义无反顾将自己作为最平凡的个体,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披上防护服,他们就是捍卫百姓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穿上检服,她们就是打击违法犯罪、守护公平正义、传递法治温度的检察干警。你要问为什么,我告诉你他们的基因里本就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本就涌动着家国情怀。
他的名字叫王瑞峰,灯塔市检察院派往卡点支援的检察干警,灯塔市直机关工委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安排人员前往灯塔市大河南镇防疫卡口支援,他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是男生,我年龄小,没有家庭负担,让我去!”
每天检查车辆近千台,一天工作下来,嗓子喊哑了,手冻僵了,连续十二天参与一线卡点防疫工作,但他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
对王瑞峰而言,最放心不上的还是家中91岁的奶奶,每次执勤闪,奶奶总是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小心啊,不能放松,做好防护。” 他不回家老人家就不肯睡觉, 等看孙子平安归来才肯去休息。
日常的工作中,王瑞峰负责市检察院技术维护工作,日常主要是做好计算机维护工作,按照技术管理规范,使网络能够安全、有序地运行。他做到有求必应,结束卡点值班工作后,单位电脑维修,统一办公应用系统后台出现问题,他都抽时间及时处理。有时候领导和同事在单位碰到他,问他怎么没休息,他总是淡淡地说,还有点工作没有忙完,单位需要我。宁做无惧无畏的“逆行者”。“平静如水的安宁,远不如波澜不惊的壮美” “用心是最长情的告白,对每一件事,我都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这是王瑞峰说的一句话。
疫不容辞 巾帼有为 白塔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90后”的检察官助理包银小是来自内蒙古的一位蒙古族姑娘,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社区志愿者,主要参与社区居民测量体温、出入证核验、登记信息、劝解疏导,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发放、商铺排查等工作。在此期间,包银小正协助检察官办理一个复杂的案子,案件除了有许多全新的专业名词,光是卷宗就有116本。为了加快案件办理进度,尽快提起公诉,她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到单位和主办检察官讨论案件,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梳理出庭审发问重点并预测辩护人可能提出的辩点,同步完成讯问提纲、答辩提纲等工作,为后期的出庭工作一次性夯实基础。社区的防疫志愿者工作她没有耽误,每次执勤时间她都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参与全民核酸检测等工作。严谨细致才能不枉不纵,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 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是她的追求。 携手关爱 共护明天 白塔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邱小荟从事检察工作一年以来,以饱满的热情、敬业的精神,投身于自己挚爱的检察事业中,用“90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 面对疫情时期的特殊情况,白塔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星月工作室”确保疫情期间法治教育不“缺席”,检察官助理邱小荟结合未检工作特点,以“线上法治教育课”的形式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将“法治教育课”列入学校开设的网课课程计划中,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校园贷和网络诈骗等案例为重点,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为学生们讲述了什么是违法犯罪,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避免被侵害、未成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指导学生们如何预防犯罪,加强自我保护,让学生们在特殊时期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知识。疫情期间,她将法治宣传与疫情防控知识相结合,给孩子们送上内容丰富的法治课,并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普及防疫措施及相关的法律常识,并鼓励孩子们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身体锻炼。真正做到普法教育不掉线,检察关爱不缺位。 抗疫战场上,“90后”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当国家需要他们时,他们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们知道,正是国家的发展给个性发展以机会,正是社会安定给青春绽放以舞台。所有的个性释放,所有的个人成长,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